校会纷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会纷呈 >> 正文

2018—2019春季学期江苏大学研究生第一期 “Cross-Culture Park”跨文化园地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0日 14:56 新闻来源: 浏览次数:

2019310日下午三点,由江苏大学党委研工部、江苏大学研究生院、江苏大学团委与江苏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主办,江苏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研究生学术协会承办的本学期第一期“Cross-Culture Park”跨文化园地交流活动在留学生餐厅成功举办。下面我们就去感受一下现场交流的激情,思维的碰撞吧!

活动伊始,主持人介绍了本次的主题为“4C 策略——让探索永无止境”,旨在帮助中外学生善用“4C策略——Critical thinking, collaboration, communication , Creation”不断探索无限可能。

开场简单相互自我介绍后,主持人引导大家对4C策略进行自己的理解。大家的短暂交流后,主持人根据大家的发言对4C策略进行了初步的定义。Critical thinking即对一个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以形成一个判断。Collaboration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Communication是通过说、写或使用任何媒介来交换信息。Creation是用想象力或想法来创造新的或新颖的东西。

在简单了解了4C策略后,大家分组讨论“Critical thinking, collaboration, communication and creativity”即“4C策略”是如何帮助大家探索学习和生活中无限的可能性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深入对这个策略的理解。

在讨论环节大家畅所欲言,我们也收获了很多观点。不同的小组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第一小组认为Critical thinking需要我们分析、推断、比较、推理、解释、结合想法和评价,还需要有自我校准的能力。思维倾向于求真、系统性与分析性。第五小组提出了Collaboration既然是讲求合作,那么来自不同背景和不同能力的个人一起工作和解决问题。因此,大家在合作过程中也需要尊重知识、文化、差异和观点。第二小组和第四小组都提到Communication中的沟通技巧不仅限于“口头”结论,还包括参与不同的活动和提高信心。第五小组和第七小组认为影响Creation的因素除了智力,还有人格与知识。而且创造还要从不同的角度评价想法,以新的方向思考,以有用的方式综合信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其中第三组举了个例子来表达自己对4C策略在生活和工作中应用的理解。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正确地理解了它,那么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小组,我们根据每个成员的能力划分工作。在这整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最方便的媒介准确地传达我们的信息。然后每个人可以用自己的想法来解决任何特定的问题。

Culture Shock环节,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分享了自己在来到中国后感受到的与自己国家不同的文化差异,并且分享了自己的疑惑和问题。其中一个留学生说自己在学校最大的问题是语言障碍,很多中国学生的口语不是很好,所以在这个充斥汉字和中文的大环境中,一开始感觉很难融入。这也提醒我们中国的学生需要加强自身口语表达,这不仅仅能帮助外国友人,在国际化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这也是一项十分基本的技能。

参与同学有话说:

同学1:我认为此次活动的主题是4C策略,在活动中,大家也无时无刻不在运用着4C策略!在小组讨论时,需要“critical thinking”和“communication”,上台发言者,有中国学生,有外国学生,同时也有中外学生组合的情况,这也体现这“collaboration”。其中发言者也含有“creation”。活动结束后,还需要将这4C策略更多的运用到生活中,不仅知道,更要运用!

同学2:一些小组反映组内的外国同学全程英文,虽然有英文好的中国同学跟他们交流,但这导致了其他英文水平一般的中国同学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希望外国同学能够尽量使用中文,这样也能起到鼓励中国学生多尝试说英文的效果。以后的活动希望能朝向中英交互的方向发展。

国际部的小伙伴有话说:

通过参加本学期第一期CCP活动,就我个人而言还是收获颇丰的。尽管此前已参加过多次CCP活动,在这梅香飘飞的时节,面对熟悉的环境却还是感觉恍若初见。也许是新学期新气象,此次由海外教育学院举报的CCP活动规模之大就我个人而言还是空前的,而我们国际部的伙伴们充当了工作人员的主力。而我在此次的活动交流中也得以认识了三位来自摩洛哥的小伙伴,在愉快的交流中结束了此次的CCP之旅。

此次跨文化园地活动之意义就在于打破了中外学生交流之壁垒,构建了语言文化沟通之桥梁,增进了中外学生之情谊,让与会者在沟通中收获友谊、收获幸福而又有所得。与CCP的缘分早已开始,也尚未结束,光阴短暂却也来日方长,且静静等待在熟悉的地方与诸君再会。


本文共分 1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共青团江苏大学委员会) 邮编:212013
Email:yjsh@ujs.edu.cn
版权所有 @ 2016-2018 江苏大学研究生会